Pages in topic: < [1 2 3 4 5 6 7 8 9] > |
请教翻译中常见的几个小问题 Thread poster: chance (X)
|
Zhoudan Local time: 22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 |
Wenjer Leuschel (X) Taiwan Local time: 22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耗电量增加为 2.5 倍。
意思和“耗电量增加了 1.5 倍”一般一般。
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我原来以为只有中文论坛才吵、才使用嘲讽、讥笑等 offensive languages 呢!
Zhoudan wrote:
根据这个链接上的说法,multiply 2.5 times,应该是增加了1.5倍。
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as multiplied 2½ times.
用电量增加到原来的2.5倍。
我倾向于不改数字,因为客户看到数字不一样了,会惊慌起来。
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国外也用08:30-09:30,或 08.30-09.30。在特殊用途的口语中,有时为了避免混淆出错,会将 "It is now 08.30" 念成 "It is now 8 hours 30 minutes"。军队、机场工作人员相互通话时就可能会这样说。另外,他们用 Positive 代替 Yes,用 Negative 代替 No。上次肯尼迪机场塔台工作人员嘲笑中国机长时说 "No, No!" 这就不合乎国际行业标准。
Zhoudan wrote:
08:30。如果是繁体中文,我会写成“八点半”。我发现台湾的editor会改成文字形式的,所以就主动写成上午或下午八点半。
还有一种情况,如果是日程表里,08:30-09:30 开会,完全是可以的。
[Edited at 2008-01-22 18:47] | |
|
|
Wenjer Leuschel (X) Taiwan Local time: 22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Yueyin Sun wrote:
我原来以为只有中文论坛才吵、才使用嘲讽、讥笑等 offensive languages 呢!
这种事在德文和西班牙文论坛和 KudoZ 里也很常见,西班牙文论坛里甚至严重到一堆人被赶出本网站,那些人当中有些转到另外一个网站上,开辟了批判本网站的新天地,所以我最近在无意中提到该网站,因此触动了本网站的自动辨认机制,立即遭到管制。这下我才明白,The Great Firewall 不只某些集权国家才会花钱建造。
记得读到西方世界有人说,中国人为了抵挡外族侵略,建造了长城,但每次政权崩解都是祸起萧墙,要不就是管城门的受贿,开大门让侵略者进入,所以建造 The Great Wall 一点都没有用处。我想,这其实也同样可以用来描述所有的人类社会现象。想堵死别人的,到头来还是没有用处,因为内部的不平衡自然会使得门户洞开或让自己崩解。Walter Lippmann 谈“反对意见的必要”,说得很有道理:想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,最好还是开放心胸,让别人说出他们的观感;让别人说出他们的见解,对自己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所以,再怎么嘲讽、讥笑,懂得从中取得省思契机者,会因此获得长远的益处。 | | |
我觉得“增加了1.5倍”的说法欠妥 | Jan 23, 2008 |
一直不喜欢这个说法,容易产生起义。 | | |
chance (X) French to Chinese + ... TOPIC STARTER |
Jason Ma China Local time: 22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不翻译而中西混用“给我发Email”或“我的Email是。。。”人倒是多起来了。
我周围说“电邮”的人不多,其他两种说法比较通用。
当然小年轻们曾流行过“伊妹”,现在听的少了。 | |
|
|
chance (X) French to Chinese + ... TOPIC STARTER
我再也不和你们开玩笑了,我到其它地方去开心,这样你们可以有一个认真、严肃、政治正确的工作环境
Yueyin Sun wrote:
我原来以为只有中文论坛才吵、才使用嘲讽、讥笑等 offensive languages 呢!
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chance wrote:
冤枉而且不公正
我再也不和你们开玩笑了,我到其它地方去开心,这样你们可以有一个认真、严肃、政治正确的工作环境
Yueyin Sun wrote:
我原来以为只有中文论坛才吵、才使用嘲讽、讥笑等 offensive languages 呢!
chance:
我没有冤枉,我说的是法语 KUDOZ里那两个人。你说,下面这两句话人家听了心里会舒服吗?
“Est-ce qu'il y a quelqu'un d'autre qui peut expliquer ce concept de base à NewCal?(有没有谁能给NewCal讲讲这个基本概念?)”
“Si je comprends bien, vous avez très bien réussi vos mathématiques du niveau élémentaire.(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,你在你小学水平的数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。)”
我是“法盲”。如果这两句话翻译得不对请予纠正。
我认为,“用电量增加到原来的2.5倍”及“用电量增加了1.5倍”,这两种说法都对。某些词典和语法书也是这样认为的。所以,法语 KUDOZ里那两个人的说法都对,实在没必要相互讥讽。 中文KUDOZ里有人在评论别人答题时也喜欢这样说,“只要学过一点化学的人都知道”。如果“学过一点化学的人”反唇相讥,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。:D
不过,我同意小周的说法,“我倾向于不改数字,因为客户看到数字不一样了,会惊慌起来”。有时我把 “Add H2SO4 and H2O” 译成“加硫酸和水”,不懂中文的PM也会提出疑问。实际上,原文作者的写法“Add H2SO4 and H2O”是偷懒的写法,正规的写法应该是 “Add sulfuric acid and water”,正规的译法应该是“加硫酸和水”,而不是“加H2SO4和H2O”。
Zhoudan wrote:
根据这个链接上的说法,multiply 2.5 times,应该是增加了1.5倍。
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as multiplied 2½ times.
用电量增加到原来的2.5倍。
我倾向于不改数字,因为客户看到数字不一样了,会惊慌起来。
[Edited at 2008-01-24 00:49] 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有些看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小问题,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十分理解的。例如,at pressures no higher than 60 psi,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译法:
1. 在不高于60 psi 的压力下
2. 在低于60 psi 的压力下
3. 其它译法
希望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译法,并说明理由。
(注:psi = pounds per square inches) 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chance wrote:
Email
你们一般喜欢译成哪个?
电邮
电子邮件
电子邮箱
我一般译成“电子邮件”,但如果在名片上或类似场合,我会译成“电邮”。例如:
电话:
电传:
电邮: | |
|
|
Yueyin Sun wrote:
有些看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小问题,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十分理解的。例如,at pressures no higher than 60 psi,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译法:
1. 在不高于60 psi 的压力下
2. 在低于60 psi 的压力下
3. 其它译法
希望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译法,并说明理由。
(注:psi = pounds per square inches)
老孙的例子真的很贴切,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按照原文直译,尤其是在医药,化工等科技译文中,虽然读上去会很拗口。"no higher than" 在我的理解不完全等于"lower than",因为印象中应该是"lower than and/or equal to", 也就是说“在低于和/或等于60psi的压力下”,不过也许我的理解有偏差。有好多类似的字眼:no fewer than, no faster than, no sooner than, no less than, no more than, etc. 如果能达成一致的译法,那真是一举多得,先谢谢老孙! | | |
chance wrote:
是2.5倍,或增加了1.5倍
Edited at 2008-01-22 08:01]
还要谢chance, 读了大家关于mutiply的讨论,又长了知识。 | | |
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: 09:55 English to Chinese + ...
让我们再看看其他同仁怎么说。
Hanyi Magnusson wrote:
老孙的例子真的很贴切,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按照原文直译,尤其是在医药,化工等科技译文中,虽然读上去会很拗口。"no higher than" 在我的理解不完全等于"lower than",因为印象中应该是"lower than and/or equal to", 也就是说“在低于和/或等于60psi的压力下”,不过也许我的理解有偏差。有好多类似的字眼:no fewer than, no faster than, no sooner than, no less than, no more than, etc. 如果能达成一致的译法,那真是一举多得,先谢谢老孙! | | |
Pages in topic: < [1 2 3 4 5 6 7 8 9] > |